Linux 磁盘挂载完整教程(含手动挂载与开机自启)
一、查看系统磁盘信息(确认数据盘)
首先通过命令查看系统已识别的磁盘,确定需要挂载的数据盘设备名(如 /dev/sda
、/dev/xvdb
):
fdisk -l
- 注意:命令中的
l
是英文字母“L”的小写,非数字“1”。
执行后会显示所有磁盘信息,示例截图中 sda
即为待挂载的硬盘(不同设备的磁盘名可能不同,需根据实际输出判断):
二、格式化数据盘(重要!会清空数据)
磁盘需先格式化才能使用,推荐使用 ext4
格式(Linux 常用稳定格式),将命令中的 /dev/xvdb
替换为你的磁盘设备名:
mkfs.ext4 /dev/xvdb
格式化过程提示处理:
- 若出现“是否继续格式化(y/N)”的提示,输入
Y
确认; - 后续无需手动操作,等待格式化完成,出现“done”字样即表示成功。
格式化命令执行截图:
格式化成功提示截图:
三、手动挂载磁盘到目标目录
将格式化后的磁盘挂载到指定目录(示例中挂载到 /home
,因使用 kangle 面板;可根据需求替换为其他目录,如 /data
):
mount /dev/xvdb /home
- 若目标目录不存在,需先创建:
mkdir -p /home
(-p
确保目录层级完整)。
挂载命令执行截图:
四、配置开机自动挂载(避免重启后失效)
手动挂载的磁盘在系统重启后会失效,需通过以下两种方式配置开机自启,任选其一即可。
方式1:通过 /etc/fstab
配置(推荐,系统标准方式)
直接在 /etc/fstab
文件中添加挂载规则,执行命令:
echo "/dev/xvdb /home ext4 defaults 0 0" >> /etc/fstab
参数说明:
/dev/xvdb
:磁盘设备名;/home
:挂载目录;ext4
:磁盘格式;defaults
:默认挂载参数(包含读写权限、自动挂载等);0 0
:分别表示“是否 dump 备份”和“是否开机检查磁盘”,普通场景设为0 0
即可。
方式2:通过 /etc/rc.local
配置(兼容旧系统)
适合习惯通过启动脚本配置的场景,步骤如下:
打开启动配置文件:
vi /etc/rc.local
或者
vi /etc/rc.d/rc.local
按
i
进入编辑模式,在exit 0
之前添加挂载命令:mount /dev/xvdb /home
- 按
Esc
,输入:wq!
保存退出。
配置文件编辑截图:
确保文件有执行权限(避免启动时无法运行):
chmod +x /etc/rc.local # 或 chmod +x /etc/rc.d/rc.local
五、验证挂载结果
通过 lsblk
命令查看当前磁盘挂载状态,确认目标磁盘已成功挂载到指定目录:
lsblk
若输出中显示磁盘(如 xvdb
)的 MOUNTPOINT
为目标目录(如 /home
),则表示挂载成功。
挂载验证截图:
六、一键挂载工具(适合新手,简化操作)
若手动操作不熟悉,可使用一键挂载脚本(2024-05-28更新),执行命令即可自动完成磁盘检测、格式化、挂载与开机自启配置:
wget https://gitee.com/wmwlwmwl/pagoda-happy-edition/raw/master/auto_disk.sh && bash auto_disk.sh
- 脚本会自动识别未挂载磁盘,按提示操作即可,无需手动输入复杂命令。
注意事项
- 数据风险:格式化磁盘(
mkfs.ext4
)会清空磁盘所有数据,务必确认磁盘无重要数据后再执行。 - 设备名一致性:若服务器重启后磁盘设备名变化(如云服务器弹性盘),建议通过磁盘 UUID 挂载(更稳定),可通过
blkid
命令查看 UUID,再将/etc/fstab
中的设备名替换为UUID=xxx
。 - 目录选择:挂载目录建议选择空目录,避免覆盖原有文件(如
/home
若有数据,需先备份再挂载)。 - 验证开机自启:配置完成后建议重启系统(
reboot
),再通过lsblk
确认磁盘是否自动挂载,避免配置失效。
评论区(暂无评论)